补单平台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跨境电商

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是干什么的

2022-10-21 19:05:09 本文共1891字,阅读本文大概需要4~6分钟
淘之家

来源:【中国食品报】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桥梁。近年来,西安知识产权工作积极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强化转移转化,优化服务保障等措施,持续深化政校企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建立了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的知识产权发展“西安模式”。截至目前,西安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4件,居副省级城市前列,西安知识产权创造潜力居全国第4位。今年8月份,西安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碑林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雁塔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区,西安市知识产权工作呈现出全民参与、积厚成势、动能强劲、蓬勃发展的态势。

据介绍,西安美食、美景、知名商品、乳制品、地理标志产品都与知识产权有关,截至2021年底西安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地理标志商标6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年产值66.23亿元。保护西安特色瑰宝一直是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年来,西安市聚焦知识产权自主可控,产业急需和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扩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市场化路径,并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和金融政策,全力服务高校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推动高校知识产权综合创新试点,支持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高校推进知识产权“三权”改革,探索专利“开放许可”运营新模式。今年以来,西安辖区高校共获专利授权9278件,占全市授权总量的32.5%。西安市成功举办首届“秦创原西安高价值专利大赛”,推动高价值专利成果从“赛场”走向“市场”。资助技术转移单位54家,唤醒“沉睡专利”260余项。西安荣获第23届中国专利奖26项、较上届增长73.3%,创历史新高。同时,西安市建立专利导航机制,构建硬科技产业专利数据库,围绕19条重点产业链(其中包含西安乳制品产业链),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13个专利密集型产业,催生了300余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一批硬核独角兽企业。

以知产要素支撑秦创原建设

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西安是秦创原建设的核心承载区,近年来西安市加强招才引智等工作,汇聚创新创业源动力。建立知识产权智库,建成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试验区,吸纳专家119人,吸引60余家知名机构来西安创业。开设“秦创原·知识产权强国大讲堂”,举办专题培训14期。在金融政策方面,西安市用好金融工具,助企进入发展快车道。投资设立“西安知识产权运营子基金”,实施科创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护航行动,投资光电芯片等重点产业项目103项、9.68亿元,“源杰半导体”“铂力特”等9家企业成功上市,79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8.4亿元,为2000余家科创企业注血加油。

与此同时,西安市全力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拓展“两链”融合新路径,促进“知产”向“资产”转移转化。去年9月,建成“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入驻机构112家,签约高校院所17家,发布可转化专利5000余件、专利技术需求116项。

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环境

打造知识产权发展新高地

为更好地服务创新主体发展,西安市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建立高效便捷的服务机制,推行“严大快同”保护机制,畅通供需合作的对接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出台扶持市场主体发展10条措施,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开设业务“直通车”,开展公益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和“集中托管”服务,累计服务企业2700余家。持续完善“一中心、两系统、三协作”保护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站63家。今年以来,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16次,查处行政案件309件。按照政府搭台、校企洽谈、供需衔接的思路,精心实施“入校对接”“入园惠企”等活动,持续组织开展“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推动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王京臣)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飞马电商补单

本站文章、数据及图片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1561406017@qq.com

补单平台排行榜

补单平台排行榜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他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是干什么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