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单平台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商资讯

农业电子商务,新农村电商

2022-10-23 08:30:10 本文共4930字,阅读本文大概需要10~16分钟
淘之家

郑鹏飞,80后北京小伙,北京国贸一家高端海外婚礼定制公司的CEO,经常带团队穿梭在欧洲、日本、东南亚的异国风情中。

苏涛,复员军人,退伍之后一直从事扇贝养殖、瑶柱加工等个体经营工作。

两个来自不同城市,拥有不同背景跟从业经历的人,却同样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80后CEO“南下自救”,退伍军人“卖瑶柱”重拾信心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得猝不及防,也重创了郑鹏飞所在的海外婚礼定制行业。

因为海外业务一时无法开展,每月的店租、工资等仍需支出。苦撑几个月、亏损数百万元后,巨大的压力让这个年轻的CEO萌生了转型的念头。

什么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小?他想到了开网店做电商。至于卖什么?想来想去——“就卖自己爱吃的水果吧!”

郑鹏飞脑海里盘旋这个问题时,已是2020年5月底。他上网查遍了全国各地的水果,发现当时正值广西芒果上市。与家人商量后,这个1987年出生的年轻人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万元积蓄,独自奔向两千多公里外的广西。

郑鹏飞的第一站就是广西省百色市田东县,这里是中国最好的三大热带季风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芒果生长,百色芒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田东县是中国芒果之乡,当地生产的桂七芒,是广西特有的芒果名品。

起初,因为人生地不熟,郑鹏飞只得一路靠着打听,到处跑市场、跑果园、找物流站。因为你没有驻点和仓库,郑鹏飞只得直接找本地商家帮忙发货。就这样,他在拼多多的第一家店铺,迅速发展起来。

通过一年的摸索,郑鹏飞的店铺运营逐渐步入正轨,订单量也开始迅速增加。而他也在水果圈子里也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结识了本地村民黄庆师和林永荣。出生于1988年的黄庆师自己家里种芒果,也帮电商平台的一些商家找货源发货。而林永荣则是开网店出身。

新农业电商崛起,1600万农户找到新通路

郑鹏飞(后)和黄庆师(前) 摄影|何淞荧

有了合伙人的助力,郑鹏飞的电商之路越走越顺。截至2021年7月份,其在拼多多平台上的两个店铺累计销量近150万件,约1300万斤,日订单稳定在20000单以上。其中,“芒必达水果店”跻身平台芒果畅销店铺榜单前三位。

从大都市到田间地头,从追求现代审美到寻找自然美味,从饱览异国风情到重温乡土气息,郑鹏飞表示,他除了实现转型、找到自救之路外,也看到了电商的魅力,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发挥自己的力量,帮忙解决水果产区种植户销售难问题、拓宽销路,为助力乡村振兴尽一份力。

如果对郑鹏飞来说,2020年这场新冠疫情,让他找到了新的责任和使命,那么对于苏涛来说,这一年,则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

苏涛是一名复员军人,曾在服役期间,因意外造成重度耳聋,退伍之后无法正常参加工作,就一直从事扇贝养殖、瑶柱加工等个体经营工作。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打破了苏涛稳定的生活,也让他再度陷入困境。据苏涛回忆,去年疫情期间,因线下渠道受阻,他自家生产的瑶柱产品一度积压超过20吨,占全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新农业电商崛起,1600万农户找到新通路

苏涛,摄影|李松

危急时刻,苏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在拼多多上开店。却不曾想,网店很快就打开了新销路,今年以来,苏涛店铺的瑶柱销量持续增长。但更重要的是,除了解决生活上的困境之外,这次网上开店的经历,也让苏涛重拾了信心。

“因为听力的原因,以前最怕与人当面沟通,而开网店不存在这一问题,沟通都在线上,没有交流障碍。”苏涛表示,这一年来的开店经历,让自己更有信心了,目前已经将瑶柱的主要销售渠道转移到了线上。

郑鹏飞、苏涛的故事并非个例。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间,通过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成功创业,重塑生活愿景的农户数以十万计。

帮1600万农户在网上寻找“新可能”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随着《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接连出台,农业农村部也相继印发了包括《“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提案,数字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阿里、腾讯、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和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以拼多多为例,自2015年成立以来,拼多多一直积极扎根农业,先后探索出“产地直发”、“农地云拼”等多种助农模式,为数以十万计的苏涛、郑鹏飞们提供了施展平台,更助力各大农产区直连全国8.24亿的消费者,为各地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

2015年,拼多多提出“新农人”体系,通过市场机制下的合理利益分配,引导受过高等教育、了解互联网的新型职业人才返乡创业。根据介绍,“新农人”很大程度上是各产区电商拓荒的角色,需要做很多新基建的工作:梳理整合农产区的产品集聚、分级、加工、包装等生产和流通环节,为区域农产品规模化上行打地基,另一方面作为地方致富带头人,吸引更多农民加入电商大军的行列。

2018年,拼多多创立“多多课堂”,建立线上线下两条专业性“扶贫产品上行与互联网运营”课程培训通道;2019年,拼多多又推出扶持合作社的“新农商机制”,目的是直连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助力村民共同富裕。

而在投身扶贫助农的过程中,拼多多还结合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基于开拓性的“农地云拼”体系带动农产品大规模上行,让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突破传统流通模式的限制,直连全国大市场。

拼多多相关人士介绍,过去6年,拼多多农副产品上行规模都保持着三位数的高速增长。2020年,拼多多实现了农副产品交易额2700亿元。数据显示,拼多多今年一季度平台农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00%,单品订单超10万+,农产品达到2645款,直连农户数超过1600万。

推出“农货节”,为下沉市场农产品打开销路

为帮助下沉市场中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助力各大农产区增产增收,拼多多还联手全国成百上千个农产区,推出了汇聚农特产品尖货的“农货节”。

目前,该农货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去年“农货节”期间,平台累计为各大农产区销售近2亿单农产品。其中,“百亿补贴”全面覆盖“菜篮子”“米袋子”等涉农产品,包括水果生鲜、农副产品、肉禽蛋类等,最高补贴力度超过40%,成为农产品订单增长的新动力。

2021年8月17日,第三届“农货节”正式启动。据了解,今年的“农货节”将在此前两届的基础上进行品质升级,重点通过“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频道,对全国优质农产区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超额补贴,助力各大农产区打造优质的产地品牌,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知名度,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升级。

新农业电商崛起,1600万农户找到新通路

8月17日,第三届“农货节”正式上线,用户通过“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入口,或搜索“农货节”即可进入专题页面

活动期间,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精品农货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将继续秉承农产品“零佣金”的宗旨,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的覆盖范围。据了解,此次“农货节”期间,“百亿补贴”将覆盖400多个优质农产区,首批上线的精选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即突破1000款。同时,“限时秒杀”、“万人团”等流量引擎也将向此次活动大幅度倾斜,单日带来亿级的流量曝光。

据悉,此次 “百亿补贴”对精选农产品的单笔补贴最高接近60元,补贴额度普遍超过30%。此外,“百亿补贴”还将持续秉持农产品“零佣金”政策,这也吸引了大批商家伙伴踊跃参与此次“农货节”,首批报名的商家就超过2000个,郑鹏飞和苏涛正是其中之一。

据苏涛介绍,在本次 “农货节”的首日,他的瑶柱产品单日销量就暴增600%,并带动店铺其他产品销量增长超过270%。

重投农业基础设施,新电商助力农货品牌升级

今年以来,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多项强农、惠农政策,也为拼多多等新型农业主体创造了稳定的发展机遇。

“今年的‘农货节’将重点推介品质农货,这也是平台助农的新尝试。”据此次“农货节”的负责人介绍,在持续为农产区拓展销路的同时,平台将通过对优质农产区精品农货、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不限额补贴,助力各大农产区打造优质的产地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拼多多“百亿补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农货节”首批筛选出超100款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从规格、物流和包装上进行品牌塑造,并在全网低价的基础上再加补贴,全力推动品质农货打造产地品牌。此外,在售后服务上,大部分百补农产品均开通顺丰包邮,并提供坏果包赔等服务。

为了最大程度确保农产品的时效性和新鲜度,拼多多还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建设冷库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打造匹配精品农货的供应链体系。比如,以多多买菜为代表的新型业务,已经实现了生鲜农产品24小时送达服务,并通过更好的品控和需求预测,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目前,在农业科研领域,拼多多已先后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加坡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多个顶级科研机构、院士专家等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在科学种植、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未来食品等领域持续投入。

而此次“农货节”的负责人也表示,未来5年,拼多多还将继续通过与地方政府和农业机构合作,推动新农人返乡创业,并加大对农户的技术培训,用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

飞马电商补单

本站文章、数据及图片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1561406017@qq.com

补单平台排行榜

补单平台排行榜

当你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就要去奋斗。如果缘分安排我们相遇,请不要让他擦肩而过。我们一起奋斗!

农业电子商务,新农村电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