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春晚歌曲,春晚主流相声

从1983年春晚开始,相声一直是春晚中的必备节目,甚至在八九十年代还一度是重头戏,三十多年春晚,总共上百段相声里,笔者选出十五段经典相声,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1,1984年春晚,马季《宇宙牌香烟》,有的地方叫《一个推销员》,当时直播没有字幕,所以两个名字都流传了下来。这个节目经典在于它是电视时代第一个红遍全国的相声,还是单口相声,而且本身笑果也很好。
笔者觉得比较神奇的是居然当时还可以在演播大厅抽烟?!
2,1987年《虎口遐想》,姜昆真正的成名作,之前的《如此照相》只是让他在曲艺圈和京圈火了,这个相声则让他红遍全国。本身这个相声也属于划时代的佳作,它的特点在于嘴碎包袱密,是特别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的相声,这种风格一直影响着之后的北京相声圈,甚至连三十年后的曹金上春晚也是这个套路。
3、同样是1987年,马季领衔的《五官争功》,一个划时代的群口相声。结构合理,包袱频出,演员配合默契,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巧合的是,前面走红的三个相声,单口,对口,群口全了。
4,1988年《电梯奇遇》,又是一个姜昆梁左合作的相声。头一年的虎口虽然笑果好,但讽刺意味不足,这个电梯奇遇则是一个荒诞派包裹下赤裸裸的讽刺相声,是一段兼顾了笑果和讽刺的高档次相声。
5,还是1988年《巧立名目》,牛群李立山。牛群横空出世的代表作,领导冒号一度是全国流行语,其讽刺之深刻题材之大胆相信换个时间段都不一定能过审。
不得不说,87.88两年真是相声大年,联想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得不说这种相声是可遇不可求的。
6,1990年《三顾茅庐》,从这时候开始相声普遍进入另一种发展途径,讽刺减少,脑洞加大。这段刘伟刘惠说的相声本身从立意上笑果上达不到很高水平,但其经典在于它保留了大量当时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现在看来更多的是一种情怀了。
7.1991年《着急》,姜昆梁左另一个代表作,从讽刺转向描述小人物悲催的生活,整个作品完整刻画了一个普通小人物悲催烦躁的半生,笑果不那么强大,但每次听起来却觉得余音绕梁,有些着急上火的桥段放在今天仍然不过时。
8,1992年《办晚会》,牛群冯巩。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合作过两次了,《办晚会》完美讽刺了那些年野鸡晚会拉赞助等怪现象,谈不上笑果多棒,足以代表他们的水平。
9,1993年《拍卖》,牛群冯巩,这个相声没有歌颂没有讽刺,就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搞笑相声。这种纯搞笑的内容在当时并不多见,而且大胆的展开和观众的互动,虽然笔者不知道那个拍赵本山帽子的是不是托儿,但这个形式还是很新颖的。
非要说有歌颂内容的话,那就是把施拉普纳一顿吹啊,结果国足过了年没多久就嗝屁了。
10,1994年《跑题》,石富宽闫月明李金斗单联丽,有人一直认为这是个小品,其实这是个相声为体,小品为用的改良群口。形式新颖,讽刺辛辣,是不可多得的讽刺性群口相声。
11,1994年《点子公司》,在头一年紧跟时代尝到甜头的牛群冯巩再进一步,这个相声在观众互动上更加一步,虽然笔者肯定那些提问的人都是托儿,但是这个相声确实将互动现挂的形式发扬光大。
客观来说,牛群出的那几个点子,都是很棒的!你看以后手机不就彩铃和弦了吗,甚至可以自编音乐,就是不知道这些点子是不是他的原创。唯一一个不靠谱就是配料袋,现在都是锯齿包装了。
12,1998年《坐享其成》,牛群冯巩,这个作品可以说是他们的终结作品,虽然99年他们还有一个相声,可真正能代表他们水平的这是最后一个。而且这个相声大胆的将洋车拉上舞台,将道具越用越大几乎超出了相声的范畴。据说马季对此提出了批评。同时,这个作品在内容上已经毫无新意了。
13,1999年《白吃》奇志大兵,奇大组合闪亮登场,这个作品的讽刺搞笑内容都很足,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两个人亦庄亦谐的配合让人感慨牛群冯巩的接班人终于出现了。可惜。。。
后来大兵赵卫国又拿出过一些作品,已经没有那种惊艳了。特别是《台上台下》感觉让马志明谢天顺来说可能更合适。
14,2015年《我忍不了》,岳云鹏孙越。没看错,一竿子跨越了十六年的时间。这中间的春晚相声隔靴搔痒的作品多,皮笑肉不笑甚至干脆皮都不笑的作品更多。
德云社系人马除了岳云鹏孙越,还有曹金何伟和老郭本尊都上过春晚,其他几人包括老郭的相声都特别赶,没有什么特色,虽然看起来曹金的相声似乎笑果还可以,但那些拼凑的段子组合实在谈不上什么佳作。
岳云鹏这个相声最大优势是完整,兼顾笑果和讽刺的同时完美发挥了个人特色,其贱萌特点使用的恰到好处,多一分讨厌少一分矫情。可以说很难再复制出这样一个将个人特色、相声段子再加上春晚环境完美组合的作品了。
说最后一个之前,可能有人发现似乎缺少一个重要的人,不是郭德纲,是侯耀文。虽然侯耀文石富宽参加过多次春晚,也有《侯大明白》这样的佳作出品,可惜由于他们俩铁路文工团的性质需要多次表演歌颂型相声。而更悲催的是,如果评选小品的话,侯耀文《英雄母亲的一天》和《打扑克》都可以入选!
15,攒底的一个需要倒腾回去两年,2013年《东西南北大拜年》,为什么这个是经典?因为这个是春晚相声里捧演员、歌颂、咯吱人各种元素融合到登峰造极的作品,我们都说春晚的相声没法看,那么如果你能津津有味看完这个相声,恭喜你,你就能忍受人世间一切尴尬。

本站文章、数据及图片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1561406017@qq.com